民众党:白色觉醒 or 白日梦?
近年来,台湾政坛逐渐形成了国民党、民进党轮流执政的局面。然而,两党之外一直存在着所谓“第三势力”。从早期新党,到随后的亲民党、“台联党”,到新近崛起的民众党,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接下来的五篇文章,星星将对“第三势力”进行粗浅分析。敬请批评指正。
本文参考资料:王鸿志《台湾第三势力发展步入新阶段》,《台湾周刊》2020年第11期;杨仁飞《2018年底“九合一”选举中台湾政党及县市长政治献金收入浅析》,《台湾周刊》2020年第18期。
昨天(7月22日),台北上海双城论坛召开,引发两岸各界关注。柯文哲再次迎来了“高光时刻”。他所领导的台湾民众党,已是岛内第三大党。毫无疑问,民众党是目前台湾第三势力的“领跑者”。
政治光谱上,民进党是“绿”,国民党是“蓝”,民众党通常被叫做“白”。近年来,席卷台湾的“白色觉醒”,始作俑者便是——台北市长柯文哲。
柯文哲在双城论坛上致辞
民众党呈现出的新鲜气象
柯文哲以其鲜明的个人特质,吸引了一大批支持者,自然也招惹了不少的反感者。相比于柯文哲常给外界“不靠谱”的观感,他领导的民众党尽管年轻,却在行事上颇为老道,呈现出不同于蓝绿的新鲜气象。
①政党理念具有吸引力。民众党创党的目的是打破蓝绿,着眼于蓝绿之外的选民,顺应了台湾社会中间版图扩大的潮流。同时,民众党淡化意识形态与民粹操作,重视治理议题。柯文哲曾说:台湾需要的不是发现问题的人,不是解释问题的人,而是解决问题的人。这个说法隐约有些邓公“黑猫白猫”的影子。
在“统独”问题上,民众党走中间路线,以台湾利益为优先,在两岸问题上较为务实。柯文哲称:“统独”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必考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务实面对。
民众党的口号:蓝绿退两边,民众摆中间
②政党架构初步建立。目前柯文哲担任党主席,不设副主席,秘书长由台北市政府秘书长担任。中央委员5人,中央评议委员5人,决策机构显得精简高效。
党员部分,2019年10月底共有7000余人申请入党,超过6000人审核通过。其中,45岁以下约85%,大专约60%,硕士约20%。这些都呈现出民众党支持者年轻化、高层次的特点。超过九成从未加入任何政党,和柯文哲一样都是“政治素人”,侧面印证了民众党确实超越了传统的蓝绿版图。
从下面的饼状图可以看到,民众党的党员分布并未局限在台北市,已产生了一定的外溢效益,在全岛“各处开花”。
民众党的党员分布情况
③争取不分区“立委”为目标。一度和郭台铭暗通款曲之后,柯文哲经过多方权衡,最终放弃参与了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此后,民众党将目标聚焦在“立委”选举上,并且主攻不分区“立委”,力图成为“立法院”的“关键少数”。
在蓝绿夹击下,民众党在区域“立委”上面临强大竞争。在政党票上,民众党相比于其他小党坚定地走“中间路线”,拥有稳固的选民基础和政治版图。结果显示,民进党不分区取得158万8506票,得票率11.2%,分得五席“立委”。
赖香玲、张其禄、高虹安、邱臣远、蔡壁如等五人成功当选。台湾民众党首次参选,就成为了“立法院”的第三大党。
柯文哲和蔡壁如(左)
自身三短板+外界两不利(上)
尽管势头强劲,但制约民众党的因素依然存在。王鸿志兄在大作中,总结为五点。星星将其简要归纳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首先是民众党自身发展的三个短板。
①基层实力弱小:民众党有理念型政党的特点,因此地方经营实力不足的缺陷短期内难以改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年初的选举中,民众党的区域“立委”候选人全军覆没。
②专业人才短缺:柯文哲“素人从政”,他的团队很多人也是“半路出家”,因此外界对民众党经常有新鲜感有余、专业感不足的评价。
③政治历练不足:柯文哲的发言风格飘忽不定,经常触雷;核心幕僚张益瞻爆出了不伦恋情,伤及了民众党形象。
左右两员大将的桃色新闻让中间的柯文哲很头疼
这三点实际上彼此密切相关,都是因为民众党作为新鲜的政治势力,缺乏基础和积淀。这是它成长中必须经历的阵痛,唯有突破才能有所成就。
自身三短板+外界两不利(下)
放眼台湾政局的大环境,民众党面对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①政治立场与核心理念是否能争取民众信赖?民众党以打破蓝绿的中间路线来吸引民众,但近年来台湾社会民粹化泛滥,“反中”情绪被人为挑动,民众党被许多绿营人士认为是骑墙派乃至“卖台”,柯文哲“两岸一家亲”的发言被民进党眼中斥责。
就现在的表现来看,民众党在民进党席次优势下独立性不足,能否走出有别于传统政党的新政治路线,值得后续观察。
民众党的前辈,倒下了很多
②竞争压力持续加大。柯文哲登场时,是作为民进党的盟友,他的第一个政坛对手就是国民党的连胜文。在蜜月之后,民进党和柯文哲产生了分歧。
民进党对柯文哲的防范意识大为提升,在台北市议会民进党议员多次凭借席次优势对柯文哲市施政和接班布局展开制衡,一批民进党的“柯黑”也不断为柯文哲制造困扰。
国民党自然把柯文哲视为眼中钉。特别是双城论坛上,柯文哲的发言,抢走了本属于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的优势地位。
柯文哲说:两岸交流比断流好,
合作比对抗好,一家亲比一家仇好。
民进党对民众党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国民党对民众党则是“鹊巢鸠占心慌慌”。尽管两岸持续深入交流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滔滔江水,但暗礁乱涌乃至于逆流必然存在。
柯文哲最近在两岸话语权上的风光,中短期内对他是喜是忧,目前还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
另一个观察角度
有人会问:民众党掀起的“白日觉醒”,是否会最终沦为“白日梦”呢?
在2018年“九合一”的政治献金收入上,柯文哲的个人捐款笔数名列所有候选人第一,达到26737笔、4280万元,几乎占了全部政治献金的95%。这一数字反映出来柯文哲的支持者人数依然庞大,尤其在年轻人中获得较多支持。
民进党在这一年和柯文哲“分手”,推出自己的参选人姚文智。没有政党奥援的柯文哲,获得的政治献金还不到2014年的1/3,在这种艰困局面下他抵押了台北的豪宅,赢得了选举。这充分说明: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这个聪明的医生,他足够狡猾、足够勇敢。
如今,柯文哲背后有了台湾首富郭台铭,他的前路似乎拥有了更强的助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24年没有连任的压力,柯文哲和民众党势必会朝着大位进行冲刺。
郭台铭和柯文哲实际上已经成为同盟
如果把目前较强的民进党看成魏国,相对较弱的看成蜀国,那么民众党便是吴国。三国杀中,孙权的技能“制衡”并非浪得虚名,柯文哲此时就宛如孙权,对外想要维持三足鼎立态势,对内平衡自身势力。
然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究竟“白日觉醒”还是“白日梦”,就看柯文哲能否抓住台湾政坛乃至两岸关系的真正大势——破局的钥匙不仅在台北,更在北京;不仅在海峡两岸,更在太平洋的两岸。
未完待续
硬广推荐:向关心两岸的读者推荐社科院台研所主编的《台湾周刊》杂志,绝对值得拥有